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理念 探索 展望 ——从优秀到卓越,让血管更年轻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9/11/12 17:52: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卷首语:“手到病除”、“妙手回春”……这些赞美医术高明的词语放在介入心血管医生身上非常贴切,介入操作的效果常常是立竿见影的,正如C-Ivy论坛的名字“中国介入心血管医生使血管更年轻(Chines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ists Make Vessels Younger)”。在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主旋律下,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药物管理日益规范。近年来陆续公布的ARMYDA系列研究,奠定了他汀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使用的循证基础,特别是2009年ACC年会上公布的ARMYDA-RECAPTURE研究更吸引了广大介入心血管医生的浓厚兴趣,为PCI围手术期他汀的优化治疗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2) ARMYDA-ACS  发表于2007年《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 ARMYDA-ACS研究将视角扩展到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人群(191例),阿托伐他汀组在PCI术前12 h一次性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所有患者术后均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观察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30天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死亡、心肌梗死或血运重建)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PCI术前使用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增加无心脏事件存活率:阿托伐他汀组(86例)为95%、安慰剂组(85例)为83%(P=0.01)。多变量分析同样显示:阿托伐他汀是降低30天MACE的惟一因素(OR:0.12, 95% CI:0.05~0.50)。ARMYDA-ACS 研究显示,即使在PCI术前短期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也能改善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NSTE)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这一获益主要归功于阿托伐他汀降低了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风险降低70%)。 

    (3)ARMYDA-RECAPTURE  鉴于他汀已成为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基石,长期他汀治疗对于心血管患者而言已经变得十分普遍。这些患者在PCI术前使用他汀是否也能获得心血管保护作用呢?回答是肯定的。既往已有动物实验证实,阿托伐他汀对于心肌损伤急性期的保护作用在长期他汀治疗中逐渐衰减,但在缺血/再灌注前再次给药,能使他汀的心肌保护效应重获(recapture)。在今年ACC年会上首次公布,并正式发表在《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杂志8月刊的ARMYDA-RECAPTURE研究在长期 (>30天)他汀治疗的择期PCI的稳定型心绞痛或 NSTE-ACS 患者中证实了这一理论。阿托伐他汀组(177例)术前12 h 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 再给予阿托伐他汀 40 mg。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长期治疗,比较术后30天的因心脏意外死亡、急性心肌梗死、TVR(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主要终点)。结果显示长期服用他汀治疗的患者,术前再次给予负荷量的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主要终点发生率为3.7% vs. 9.4%(P=0.037),该获益主要源于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减少。多变量分析显示再次负荷量阿托伐他汀是减少30天MACE的预测因子(OR:0.5,95% CI:0.2~0.8;P=0.039),特别是在ACS患者中,能降低82%的相应风险(P=0.027)。通过术前12 h、2 h短期给予80 mg+40 mg 阿托伐他汀,避免术后30天发生MACE的NNT(Number Need to Treat)为17;如果是ACS患者,则NNT减少为9。 

    除ARMYDA系列研究外,NAPLES-I、II两项研究也分别显示PCI术前3天他汀治疗和PCI术前单次高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能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这一系列研究为他汀在PCI围术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CI术前短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所带来的巨大临床获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著名专家纷纷发表评论。如哈佛大学的Christopher Cannon博士评价道:“PROVE-IT 研究中观察到的早期获益现在已提前出现在导管室临床实践中……”Stephen Ellis教授(Cleveland Clinic,OH)也谈到: “根据ARMYDA-RECAPTURE研究结果所支持的循证证据,毫无疑问,他汀预处理将使接受PCI手术的患者获益……类似地,用他汀重新负荷也是有益的……”。 

    获益关键:他汀降脂外的多效性 

    无论是ARMYDA-ACS还是ARMYDA-RECAPTURE,仅仅术前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预后,这不可不谓之“神奇”,其获益机制显然不能用降低LDL-C来解释。他汀在降脂外的多效性(Pleiotropic effect)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图1)。正如一篇ARMYDA-RECAPTURE研究的述评文章的题目所言“重获奇迹:他汀在冠脉血运重建中的多效性再现(Recapturing the Magic: Revisiting the Pleiotropic Effects of Statins in Percutaneous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JACC. 2009, 54; 566-568)”。现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的多效性体现在抗炎、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扩张冠脉微血管、抗凝及对心肌的直接保护作用。“PCI操作本身也是一种损伤”,他汀的多效性恰好能针对性地保护PCI过程中内皮和心肌的损伤。“从保护内皮开始到稳定逆转斑块,减少再狭窄,减少血管再次重构,降低心绞痛和再次心梗的发生,它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周玉杰教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面编辑:李雅峰



ARMYDA研究PTCA他汀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